AIoT是什麼?AI如何與物聯網互補?三分鐘帶你搞懂「看不見的基礎建設」

近年 AI 成為全球顯學,應用層面相當廣泛,但你聽過 AIoT 嗎?就算你沒聽過,在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你肯定也使用過,例如開車時的導航系統會依據即時交通自動選擇最佳路線,所使用的就是 AIoT 技術。究竟 AIoT 是什麼?為什麼會興起?該如何應用 AIoT 協助企業經營?本文將帶你了解這「看不見的基礎建設」。

AIoT是什麼?IoT又是什麼?有實際範例嗎?

要了解 AIoT,就必須先了解什麼是「IoT」,也就是「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早在十多年前,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與眾多科技大佬就已多次強調物聯網的重要性,而物聯網指的是連接著各種裝置的集體網路和幫助裝置與雲端和裝置之間互相通訊的技術,這在現今已經是非常普遍的技術,例如你生活中使用的穿戴裝置、掃地機器人、汽車、日常用品,都可以透過感測器收集資料,並智慧化地回應使用者的需求。

AIoT 則是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 Things 的縮寫,也就是「人工智慧物聯網」,顧名思義,它結合了兩個原本獨立卻又相輔相成的技術,也就是 AI + IoT。

當物聯網加上 AI 的應用後會有什麼差異呢?舉個實際例子,使用物聯網技術的冷氣機能夠感測室內溫度與用電量,自動調整風速與運轉模式,但加上 AI 後,能夠分辨使用者的作息與過往的偏好,甚至將天氣與電價費率等因素參考在內,自動預判最佳的啟動時間與溫度模式調整,讓你省下許多調整冷氣的時間與精力。

(圖說:AI 與 IoT 的差異與互補)

簡單來說,物聯網就像是替物品加上了感官,而 AI 則是替物品加上了大腦,兩者結合之後,就讓物品成為真正的智慧系統。

為什麼大家都在談AIoT?AIoT有應用上的風險嗎?

近年在 5G 網路以及 AI 的迅速發展之下, AIoT 已經不是遙不可及的技術,更已經默默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從上段舉例的各種智慧家庭家電與穿戴裝置,到智慧工廠的機器設備能預測哪個零件快壞了,提前通知維修,避免整條產線停擺,以及智慧城市中的交通號誌能依據車流自動調整秒數,提升通行效率,這些都是 AIoT 的實際應用。

因此對企業來說,AIoT 並不只是個炫技的噱頭或是口號,而是能夠協助全體人類減少浪費、優化流程、提升各方面效率的關鍵投資

然而使用 AIoT 技術也是有其風險與挑戰,例如這項技術最常受到質疑的,就是資安與隱私風險,尤其應用 AIoT 的裝置越多,可能受到資安攻擊的層面也就越大,用戶的各種行為數據、健康資訊,如果被不肖業者取用,也可能會造成隱私外洩上的風險

除此之外 AIoT 的影響需要時間,有足夠的用戶數據,才有辦法訓練聰明到足以協助人們的 AIoT,因此從部署 AIoT 到實際發揮效用,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

不只是大企業的專利!中小企業也適用AIoT

從上面對於 AIoT 的描述,你是否認為 AIoT 是科技大廠才能應用的技術呢?其實 AIoT 的真正價值,就在於它的靈活性與可擴展性——不只大企業能用,中小企業更能用得巧、用得準。

對中小企業而言,AIoT 並不是遙不可及的高科技,而是一種可被切割為「模組」、「階段性導入」的工具,只要抓準自身的痛點,例如浪費的人力成本、過度依賴人為判斷的流程,或是無法即時反應的服務瓶頸,就能從小處著手,例如加裝幾個感測器、串接簡單的 AI 模型,進而在特定流程中達到自動化與智慧化。

AIoT 不需要一次到位,而是一種可以邊試邊學、邊用邊優化的成長型技術,讓中小企業即使資源有限,也能提升效率、降低風險,甚至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

以小型的烘焙坊為例,店家每天早上都得依靠各種經驗來預估麵包的銷售量,通常不是賣不完就是提早賣光。但如果導入簡單的 AIoT 應用,像是在店內安裝客流感測器、整合過往銷售資料,AI 就能根據天氣、時間與客流預測出每天建議的麵包產量,不僅減少浪費,也提升顧客滿意度。

又或是中小型倉儲物流公司,也可以在倉庫裝設 IoT 感測器與影像辨識功能,就能自動追蹤貨物進出與庫存狀況,甚至讓 AI 協助預測補貨時機,減少人力成本與錯誤率。

這些應用不需要幾百萬預算,也不需要專業開發團隊,只要選對工具、從實際需求出發,中小企業一樣能用 AIoT 創造競爭力。

看不見的基礎建設!AIoT遍佈你我生活之中

近年 AI 的快速發展與普及,讓不少人擔憂自己的工作是否有一天會被 AI 取代,但透過 AIoT 的實際案例,我們可以很清楚地了解 AI 與物聯網之間可以如何互補,為我們創造更便利的世界,不論你是家電廠商、物流業者,或是自己經營咖啡廳的店家,甚至只是個活在科技世代的平凡人,AIoT 都像眾人都能享受的社會基礎建設一樣,遍佈在你我的生活之中。

2025-05-12T11:48:49+08:00趨勢洞察|

About the Author:

個人頭像
AccuHit 產品行銷編輯中心|關注行銷與科技產業新知,分享市場洞察與策略,幫助企業在數位化浪潮中更快掌握市場趨勢。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