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看懂4種常見內容行銷手法!抓住8大要點,讓消費者離不開你

只要有商品,就會有行銷的需求,而傳統的行銷形式就是純粹的廣告,不論是分秒必爭的電視廣告或是各大網站上的圖片廣告,都是直接傳達產品資訊給用戶,爭取商品最大的曝光度。然而愈來愈多消費者懂得「貨比三家不吃虧」的道理,如何讓用戶更詳細了解商品便是現代行銷人的一大課題,而近年盛行的內容行銷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內容行銷是什麼?常見的內容行銷形式有哪些?

內容行銷(Content Marketing)一詞是由英文翻譯而來,簡而言之就是透過內容的形式來達成行銷的目的。在英文中,”Content” 一詞的意思非常廣泛,泛指任何形式的資訊、訊息或媒介,特別是與目標受眾互動相關的部分。

而內容的目的可以是很多樣化的,不一定是為了行銷,但在行銷領域中,內容可以被視為品牌與受眾溝通的「載體」,目前常見的內容行銷形式有非常多種:

  • 部落格文章

目前最為常見且發展成熟的內容形式,透過文章讓用戶有系統、脈絡化地了解商品資訊,除了成本低廉以外,操作也容易,但要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功吸引到用戶眼球並不容易。同樣以文字作為媒介的內容形式還有電子報、電子書、社群圖文等。

  • 影音/影像創作

短影音當道,許多人日常滑短影音的時間已經超過閱讀文字,而影音又能更生動地介紹商品,因此影音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形式。但製作影音的成本較高,如何製作讓人能觀看超過3秒的影音更是門大學問。

  • 廣播、Podcast

疫情期間在台灣迅速竄紅的Podcast也是現今非常流行的內容形式,但其實更早期就有眾多廣播行銷範例存在,例如大家熟悉的廣播賣藥。音訊也是種操作成本較低的內容形式,只是要如何觸及用戶便是個大難題。

  • 社群媒體

社群媒體目前也是大眾吸取資訊的重要媒介,更是少數能夠直接與用戶互動的平台,因此社群媒體當然也是重要的內容行銷管道。雖然經營成本可高可低,然而社群媒體日新月異,時而受演算法牽制,時而可能發生公關危機,如何靈活調配社群資源也是行銷領域面臨的困境。

四種常見的內容行銷形式

內容行銷抄捷徑 意外促成「網紅經濟」

由上一段的敘述可知,若企業主要自己執行內容行銷,一來是沒有既有的平台,二來是商品行銷目的可能會太過明顯,反倒會讓消費者起疑心。因此內容行銷最常見的「走捷徑」方式,就是與原本就在經營內容的部落客、YouTuber、Podcast創作者、社群KOL合作。

早期的內容創作者的營利管道不明確,即使近年已有平台分潤等機制,但也難以支撐創作者的日常開銷。但內容行銷的出現,讓內容創作者與品牌有了雙贏的合作機會,長期經營的內容創作者往往擁有死忠且具有高度信任感的閱聽粉絲,即使人數不多,但只要粉絲信任網紅提及過的商品,就能擁有比投入大筆行銷預算還高的轉換率。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各大品牌只要出新商品,通常都會先寄送給大流量的網紅試用開箱,而網紅為了維持自身的公信力,即使收了品牌方的贊助,往往也會透過巧妙包裝的形式來將商品的優劣並陳,避免一味吹捧而讓「業配」氣息太過濃厚。

內容行銷與傳統廣告有何差別?

內容行銷在網紅的推波助瀾之下,已經無所不入地深入你我的生活,但內容行銷與傳統廣告又有哪些差別呢?主要的核心差異在於策略目的、傳遞方式、與受眾的關係、影響的時間與效益、成本與回報方式幾點。

  • 策略目的

內容行銷的目標在於提供價值,建立品牌信任,並且與受眾建立長期關係,因此會關注受眾的需求,透過價值傳輸來吸引受眾的主動關注。

但傳統廣告是直接促銷商品或服務,推動短期的銷售成長,因此必須在短時間內將產品特色傳達給受眾,試圖以強大的曝光力道來吸引購買。

  • 傳遞方式

內容行銷採取「非干擾式」的方式,盡量讓用戶自願消費內容,因此會商品資訊可能只是內容的一小部分,例如意圖行銷一個健身商品,以內容行銷的方式可能就會製作一支「如何每天10分鐘練出好身材」的教學影片,而非直接推薦商品。

但傳統廣告採取的就是干擾式的宣傳,例如電視、影片、網頁中強行插入的廣告,讓產品不斷曝光,因為出現時間短暫,因此也更常使用直白的口號來促銷。

  • 與受眾的互動模式

內容行銷注重品牌與受眾的雙向互動,不論是用戶的評論、分享、按讚等形式,都能讓品牌方掌握用戶反應。

而傳統廣告側重於單向傳播,受眾的參與通常就只限於觀看、接收。

  • 影響時間與效益

內容行銷是一種長期策略,逐步累積品牌價值,可能需要數週或數月才會見效;但傳統廣告偏向短期行動,目的是迅速吸引注意力並促成銷售,廣告一旦停止,效果也會隨時間減弱。

  • 成本與回報方式

內容行銷投入的成本可高可低,端看品牌方如何決定,但內容一旦產生,就能持續帶來回報,除了商品本身的轉換率以外,也能提升受眾的忠誠度;而傳統廣告的投入高,曝光次數與曝光地點往往決定了行銷費用,但回報率不一定高。

然而內容行銷與傳統行銷不是單選題,而是種品牌方的行銷預算分配,該如何分配仍得看產品的屬性來不斷調整。

內容行銷如何優化?8大要點讓消費者離不開你

內容行銷在現今已經成為品牌方不可不知的主流,但該如何操作才能讓消費者離不開你呢?或許品牌方可以往以下八點進行思考:

一、目標設定

品牌方在制定內容行銷策略前,必須要先搞清楚品牌希望達成的目標,究竟是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或是建立權威專業性、獲取潛在客戶、提高用戶忠誠度等等,不同的目標都會有相對應的操作策略。

二、受眾定位

在制定完目標後,就該去了解你目標受眾,才有辦法掌握受眾的輪廓,例如建立受眾人像(Persona),去分析受眾的年齡、性別、興趣、經濟能力,甚至是生活面貌。再透過Google Analytics等眾多社群媒體洞察工具去分析受眾行為,掌握一切可以了解用戶的數據並善加利用。

三、內容形式

如文章上半段所述,內容的形式非常多元,並非哪種形式流行就盲目地跟風,必須依照你的目標、受眾面貌來選擇內容形式與平台。例如你的目標受眾是年輕人,那就可以往年輕人多的平台,並製作輕薄短小的短影音來吸睛;目標受眾是高社經地位的企業主,就得往專業財經趨勢雜誌等內容平台進行操作。

四、內容分發策略

創造內容只是第一步,將內容傳遞給目標受眾更是重要,你可以透過社群媒體散播內容,也可以透過eDM行銷的方式傳播,更能透過優化SEO、下平台曝光廣告的方式來觸及更多觀眾,這也是為什麼粉絲數龐大的網紅能向品牌方收取高額業配費用的主因。

五、時機與頻率

內容行銷是採取非干擾式的方式,把商品資訊傳遞給受眾,因此掌握內容發布的最佳時間和節奏相當重要,例如目標受眾是上班族,那就可以選擇上班族午休或晚間活動時段發布內容。另外也要確保內容穩定更新,但不要過度頻繁,質比量更重要。

此外,更可以建立內容行銷行事曆,搭配不同的節慶都能夠有不同的內容操作。

六、故事行銷

善用故事化的內容,讓品牌更容易與受眾產生情感連結,例如品牌故事,分享創立的初衷與價值觀,或是商品實際的製造過程,讓消費者用得更安心,這些都是內容行銷獨有的特點,更能有效地幫助建立品牌形象。

七、數據驅動

任何行銷都必須要有數據的追蹤才能確保成效,內容行銷更是如此,除了眾多內容平台既有的數據後台,可以觀測內容流量、點擊率、跳出率、轉換率以外,也能透過Google Analytics等眾多第三方頻台來追蹤成效。而內容行銷的靈活性也非常高,除了標題、圖片的A/B測試以外,也能透過內容架構的優化來找到最佳效果。

八、長短期結合操作

內容行銷能操作的層面非常廣泛,除了可以推出限時優惠等相關折扣碼的短期策略以外,更能建立持續吸引流量的資源型內容,例如SEO優化的文章或是教學影片,因此建議兩者同步操作,兼顧短中長期行銷成效。

內容行銷日新月異 時刻優化不被淘汰

內容行銷策略的關鍵在於了解受眾需求、創造有價值的內容,並通過適當的渠道和方式傳遞。隨著數位行銷的進步,這些策略需要不斷優化和迭代,不會有一招打天下的不敗公式可以依循,因此品牌方必須定時關注各個內容平台的興衰,並調整策略,以便更精準地吸引並留住受眾。

2025-02-17T15:25:28+08:00行銷|

About the Author:

個人頭像
AccuHit 產品行銷編輯中心|關注行銷與科技產業新知,分享市場洞察與策略,幫助企業在數位化浪潮中更快掌握市場趨勢。
Go to Top